有人說琺瑯彩瓷器早出現于1446年法國的佛朗德斯邊陲小鎮,由羅丹家族的傳人皮爾斯·羅丹傳到中國,也有人說琺瑯彩瓷器是由景泰藍演變而來。景泰藍是銅胎上琺瑯釉而成,把琺瑯釉填到白瓷上去就叫琺瑯彩。
景德鎮瓷器琺瑯彩賞瓶工藝品花瓶擺設
琺瑯彩瓷器主要產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產量極少,琺瑯彩瓷器一直以來藏于故宮之中,深得皇帝們的喜愛,曾成為一種極為名貴的宮廷御瓷,皇帝們一高興起來,也把一些琺瑯彩瓷器賞賜給功臣們。但是宮外的人們從來就沒見到過琺瑯彩瓷器。那么琺瑯彩瓷器又如何流落到民間的呢?由于八國聯軍的侵略,故宮遭搶,這才使得琺瑯彩瓷器流入到民間。
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琺瑯彩瓷器用于清宮廷用器,為清康熙晚期所燒造。在景德鎮窯選用上好的素白胎瓷器,用進口的西洋琺瑯彩料,在內務府造辦處彩繪,再二次入爐燒成。其中彩料有幾十種。因其成本昂貴,生產數量不多,傳世量極少,故彌足珍貴。
有人要問,民間留下來的琺瑯彩瓷器又有那么多,那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由于歐洲人特別喜歡絢麗多彩的瓷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歐洲市場的彩瓷價格要比白瓷和青花瓷高出許多,后來歐洲人對彩瓷獨有情鐘,導致了琺瑯彩、墨彩等彩瓷比同類瓷器又高出兩倍。在高額利潤驅動下,景德鎮決定到歐洲采購一批琺瑯彩原料,并引進西洋畫法。在當時的琺瑯彩繪瓷當中,享有盛譽的有王原祁、赫英、黃鼎、郎世寧(意大利西洋畫家)、唐岱、錢維城、高其佩、鄒一掛、張若藹、張若澄、黃鉞、李世倬、金廷標、陸遵書、沈銓、方琮、關槐、余省、余樨、弘午、冷枚、蔣廷錫、董邦達、胡有才等人。這些畫家、工藝家的琺瑯彩瓷器畫工精細,形神兼備,各具風采。
各朝各代都有自己時代的烙印,如宋代的影青瓷,元代的青花瓷,明代的斗彩瓷,那么琺瑯彩就是清代印記,康熙時候的琺瑯彩繪大都仿照銅胎畫琺瑯時的色彩圖案。內容多為纏枝西蕃蓮、纏枝秋葵、纏枝牡丹,也有寫生花卉、龍云圖案。構圖上是講究對稱,內容簡單,缺乏生氣。這時彩色質地的襯托就顯得非常有用,質地有紅、黃、藍、白等各種顏色,但所有色彩和繪畫都在器物外面,內壁潔白。雍正時期的琺瑯彩,相比康熙時期,制作工藝和技術都有進步,并且當時已能成功生產國產琺瑯料,琺瑯料不管從顏色還是品種,比康熙時期都豐富很多。所用素胎依然由景德鎮御窯廠選送精品,有時也直接利用宮中的白胎瓷器,以白地彩繪。彩繪圖案也日趨豐富,器內器外,從花鳥竹石到山水人物一應俱全,并配有與畫意相應的題詩,成為將詩、書、畫為一體的藝術珍品,瓷器風格也更趨優雅。到了乾隆時期,瓷器的繪畫題材更加廣泛。琺瑯彩瓷繪畫除繼續沿襲雍正時期的風格,畫面人物題材增多,如宮室、樓臺、廟宇等等。乾隆皇帝才華橫溢,興趣廣泛,他本身就是一位大玩家,此時的琺瑯彩瓷器制作水平也更加精細靚麗。
從9世紀景德鎮陶瓷開始出口到中東地區,成為了皇家貴族、富賈商人們追求的奢侈品,在元代時景德鎮就設置了御器廠,并建立了瓷局。到了14世紀景德鎮青花瓷的出現,再次震撼了整個伊斯蘭世界,15世紀開拓了東南亞市場;16世紀景德鎮陶瓷遍布全球每個角落。到了18世紀景德鎮的瓷器進入了鼎盛時期,而景德鎮也名列全國四大名鎮之首,陶瓷業也成為了主要的支柱產業。景德鎮不僅是我國陶瓷的重要生產基地,而且還是我國陶瓷產品大的集散地。在20世紀初和80年代景德鎮的粉彩、青花瓷就獲得過國際博覽會多枚金質獎章。到目前為止景德鎮生產的琺瑯彩瓷器,在中貿圣佳夏季拍賣會上,一件高14厘米的清代“乾隆琺瑯彩榮華富貴燈籠尊”瓷器拍出了7500萬元的天價。加上12%的傭金,這件瓷器總成交價為8400萬元,創下了中國內地瓷器拍賣的高紀錄。
丹青敷彩歌盛世,翰墨流彩頌和諧。現在的陶瓷作品,均來自各個層面,作品以多元化和多樣性,詮釋了陶瓷大師、陶瓷美術家、陶瓷非遺傳承人和陶瓷工作者對生活的觀察領悟。陶瓷是視覺審美之藝術,中國傳統之精粹,它可以感發人心,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養,在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的今天,弘揚祖國傳統文化,彰顯東方陶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