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盞怎么養,每個行家也都有自己的養盞心得,有人說養盞還是要順其自然,但是根據馬哲所說:自然界和社會諸現象之間會有必然、本質、穩定和反復出現的關系。
所以小編整理了養出七彩光的正確方法為懵懂的你指指路,也許你的建盞也能通過后天努力,散發七彩光芒。
一、建盞為何能養出七彩光
關于建盞為何能養出七彩光目前有兩種說法:
1、是釉面吸收了茶垢,表面形成一個折射面,進而反射出和之前不一樣的光澤;
2、是茶汁和釉面的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鐵+堿),改變了釉面的分子結構,所以色澤發生了變化。
二、養盞,需要選對對象
想要養出七彩光,載體很重要。即使同為建盞,也會有所差別。比如某些沒有明顯晶體的盞:柿子紅盞,茶末釉盞等雜色釉盞,再就是青兔毫黃兔毫盞,還有釉面溫度偏高,燒干了的盞,這些盞都難養出七彩。建盞會建議選用晶體表現活躍的釉色,那么養出“五彩斑斕的黑色”不是夢哈哈。
其實宋代并沒有“養盞”這個說法,我們現在追求養盞,得益于技術的發展,在相對可控的溫度和氛圍下,可以燒制出晶體表現活躍的油滴。
也正是因為晶體表現活躍,才使養出七彩成為可能,所以能養出七彩的首要前提就是有晶體質感。
那么什么是晶體,用圖來說明吧:
三、養盞,需要選對茶
建盞養盞的重點在于“喝”,喝茶的過程中有冷熱交替的過程更容易出彩。雖然養盞隨心,用啥茶喝都可以。但是為了更好的出彩,建盞會建議,臨近建陽的武夷山所生產的巖茶是很好的選擇。
因為武夷巖茶含有豐富礦物質,在我們日常使用建盞飲茶時,建盞釉表層的鐵逐漸被氧化以及武夷巖茶里豐富的礦物質與建盞釉表面的鐵起輕微的反應,建盞釉面日積月累慢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也就是七彩色。
熟普養盞,出彩快,但是出彩后消失得也快。許多人會發現出彩不久會變黑了,為何,因為茶湯比較濃,容易殘留茶垢。
建議用普洱養盞的盞友,每次喝完茶,立即用熱的清水沖洗一次盞,在裝一杯熱的清水靜置一小時后倒扣瀝干。
若覺得盞色變暗,隔三差五用濕布、濕紙巾擦拭盞表面茶垢即可,這樣養盞之后的彩,雖然擦了之后彩會沒了,但是幾泡茶后,又會“失而復得”,而且養出的彩更為穩定,更有特色。
綠茶,鐵觀音,白茶養盞,比較慢,但是茶垢少,不需要經常擦拭,有耐心,想多嘗試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四、養盞,需要定期清理
養盞就是茶水的浸泡即可?其實不然。有朋友覺得,長時間不清洗可以讓養彩的進程加快,所以選擇一直不洗。外觀上,有時確實會更快出彩,可是這樣速成的彩,并不是健康自然的彩。
長期不洗茶器,會產生茶垢(青瓷、白瓷也是一樣),茶垢的成分和干燥后的茶水溶液是不同的。
難溶解的茶垢附著在盞壁上,可能會滋生霉菌,也容易堵塞氣孔,降低建盞的透氣性,且會影響建盞釉色的呈現。
那么怎么清洗建盞呢?
使用新盞,要學會如何開盞。建盞的開盞并不復雜,可用清潔布擦拭,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開水或茶湯浸泡約半小時以上。這樣,建盞釉面也就清洗干凈了,你想喝什么茶都可以了。
清水清洗,是需要清洗掉燒制過程中殘留的礦石釉灰,其次,沸煮的過程就是為了去除建盞自帶有的土味。
平時每天喝完最后一盞茶再用開水沖洗,去除附著在釉面上的茶垢,然后將建盞自然放置,通風便可,經過一段時間的茶水孕育之后,你的建盞釉面會呈現出一層迷人的七彩光芒。
這樣健康隨心的養盞方式,雖然不是速成七彩,但是能讓人身心愉悅。
答疑時間
建盞出彩有人說是因茶垢,是釉面氧化了?
其實不是,是茶湯的茶皂素有油性,在玻化晶體表面形成了一層膜,這層膜折射了光,就有不同色彩,養盞高手就是去構造這層“膜”,讓他穩定,持久。
釉面呈現“金黃色”,建盞生銹了?
養盞一般有一個過渡期,過渡期時釉面會呈現“金黃色”,許多人會誤以為“建盞的鐵生銹了”,其實不是的,過渡期之后不久就會出現七彩。
網上也有人說變暗了是釉面氧化了?
建盞1300℃燒制出的釉面很穩定的,沒那么容易氧化。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養盞忌諱裝茶過夜,這樣盞釉面會有一圈茶垢殘留,需要這種情況需要用濕布擦去茶垢,再重新養。更不可以將盞泡在茶湯中,這樣是不可能出彩的,只會出滿滿的茶垢。
可以用牙膏清洗建盞?
用牙膏牙刷清洗建盞是老套養天目的“凈盞”,不是養建盞的七彩光,若是喜歡盞的本色,而不是七彩光,那是可以參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