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也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但是,在由陶器演化為瓷器的最初階段,所謂瓷器泛指青瓷!在青瓷一統天下的時代,黑瓷的出現有如一縷清風,吹開了古陶瓷創新發展的嶄新篇章,因此黑瓷也堪稱青瓷世界中的"黑珍珠"!
黑瓷也稱天目瓷,是在青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古老的制瓷工藝,也是民間常用器皿常見的釉色之一。就專業角度看,黑瓷和青瓷都是用氧化鐵作釉的呈色劑,兩者生產工藝基本相同,區別僅在于釉料中氧化鐵的含量。簡單說,釉料中氧化鐵含量低燒成的是青瓷,含量高則燒出的是黑釉瓷器。
目錄
一、黑瓷的歷史
黑瓷為施黑色高溫釉的瓷器。黑瓷和青瓷的都是用氧化鐵作釉的呈色劑,增加鐵的含量。黑瓷釉料中在三氧化二鐵(化學式Fe2O3)的含量在5%以上。
我國商周時期就已出現黑瓷。東漢時期,浙江上虞窯燒制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勻。東晉德清窯的黑瓷,以浙江德清窯所產黑釉為代表,釉厚如堆脂,色黑如漆。
至宋代,黑瓷品種大量出現,河北定窯生產的黑瓷,胎骨潔白而釉色烏黑發亮。福建建窯燒制的黑瓷,因含鐵量較重和燒窯時保溫時間較長,所以釉中吸出大量氧化鐵結晶,形成了兔毫紋、油滴紋、曜變等黑色結晶釉,頗為珍貴。江西吉州窯的玳瑁斑、木葉紋、剪紙貼花黑瓷以及河南、山西等地瓷窯生產的黑瓷,也很有特色。
元、明、清時期,黑瓷乃是民間常用器皿常見的釉色之一。
二、黑瓷興盛的起源
黑瓷興盛得益于一個瓷器品種,它就是茶器。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續于元,衰微于明、清,這是因為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為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為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
一看茶面湯花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為先;
二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和出現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為上。
時任三司使給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就說得很明白: "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而黑瓷茶具,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的"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盞,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種。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山西榆次窯等,都大量生產黑瓷茶具,成為黑瓷茶具的主要產地。黑瓷茶具的窯場中,建窯生產的"建盞"最為人稱道。蔡襄《茶錄》中這樣說: "建安所造者……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盞配方獨特,在燒制過程中使釉面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增加了斗茶的情趣。明代開始,由于"烹點"之法與宋代不同,黑瓷建盞"似不宜用",僅作為"以備品種"而已。
三、黑瓷中的佼佼者-福建建窯建盞
福建建窯的建盞是黑瓷的代表,中國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在宋代建盞為皇帝御用,并盛行于民間,是用于品茶和斗茶的理想器具。且能潤茗保鮮,隔夜而茶湯清香如故。它既不施艷麗的色彩,也不彩雕繪畫,卻給人以質樸的美感,在眾多典籍中都贊譽建盞為天下第一盞。
兩宋時期是建盞發展的鼎盛時期,其杰出的成就在于一是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的釉色窯變方面,使黑釉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代表性的釉色有烏金釉、金(銀)兔毫、金(銀)油滴(鷓鴣斑)、曜變等等;
其二表現在獨有的胎土,含鐵量極高,最高達8%,由于含氧化鐵量高,燒制時易變形報廢。其鐵胎厚重、堅硬、邊薄底厚,具有良好的保溫性、隔熱性和活水作用,用建盞喝茶能更好的軟化水質。
建盞所使用的釉料取自福建建陽當地,含氧化鐵量更高,最高達15%,俗稱"鐵釉"、礦物釉。作品在施釉時,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由于釉在高溫中易流動,故有掛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這是建盞的特點之一。建盞是最考驗土與火結合的陶瓷藝術品,它燒制工藝是瓷器中最難的,也是成品率最低的,是純粹的陶瓷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