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里有一類,說它是陶器不是陶器,說它是瓷器不像瓷器。它就是原始瓷,從商周時期到秦漢時期都有。部分六朝瓷器,也只能歸到原始瓷范圍內。這類原始瓷,特別是商周時期的,存世數量比宋瓷更少,堪稱瓷器中的大熊貓,然而收藏者多不認識。
大約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經出現了原始青瓷。從商代至戰國,瓷器的制作還處于原始階段。商周時期正是從陶器過渡到瓷器的漸進階段,也就是原始青瓷發生發展的階段。當時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嶺土做胎子的原料,經過淘洗,提高了三氧化二鋁含量,降低了三氧化二鐵的含量。
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燒制溫度,使胎質堅致、不滲水;另方面使胎子的顏色由深變淺,提高了潔白度。加上器表施一層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溫釉,經過1300C以上高溫燒制后,使胎釉結合在一起,這些器物已具備了瓷器的條件。但當時制作工藝水平低下,胎中還是含有一定量的鐵分,在略低的溫度中燒結,顏色較深,透光性較差。因為燒造工藝不穩定,鐵含量和燒制氣氛不能自如地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具有一定的原始性,這就是原始青瓷。原始青瓷的燒造成功,是中國瓷器誕生的標志。
商周原始青瓷多用石灰釉,色澤呈出黃綠色或青灰色,釉中含2%左右的三氧化二鐵,使得在氧化氣氛中燒制時顯青色或青綠色,在很長時期內,成為中國瓷釉色澤的一個特征。從原始青瓷成型工藝看,多采用泥條盤筑法,有的再用輪修口沿。商代器表有時在釉下拍印方格紋、籃紋、葉脈紋、鋸齒紋、弦紋、席紋和S形紋。
西周時期又增加了水波紋、云雷紋、網紋、翼形紋、圓點紋、劃紋、貼塑S形小片等。因為器外壁經過拍打,器的內壁也留下了“抵手”抵住內壁形成的凹窩。胎色有灰白色、灰褐色、白色偏黃色、青黃色、淡黃色等,質地堅硬。有的器物內外皆施釉,有的僅在外壁全部和內壁上部涂釉,釉色有青綠色、豆綠色、深綠色、黃綠色、醬色、淡黃色、絳紫色等。商代前期常見器型有敞口長頸折肩圓底尊、斂口深腹圓底壘、敞口圓底缽、斂口深腹罐、斂口深腹圓底甕、淺盤高杯豆、雙耳簋等。
商代后期常見的器型有敞口長頸折肩圓衣尊、小口短頸深腹甕( 罐)、深腹雙耳罐、 侈口子沿圓底盆(缶)、斂口假圈足缽、淺盤喇叭座豆、圈足簋、斂口短頸壺、碗等。商代原始青瓷造型與當時陶器基本致,有少量器物模仿當時的青銅器。
西周時期原始青瓷在商代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常見器型有淺盤矮圈足豆,斂口低頸圈足曇、斂口深腹平底甕、敞口深腹簋、平底碗、平底罐、直圈足盤、斂口扁腹盂、敞口雙耳圈足尊、帶鑒管狀流平底甑、斂口扁腹平底甑、敞口缽、四系尊等。這時瓷器造型與當時陶器造型逐漸拉開了差別。
夏代 繩紋出戟三足鼎(山西博物院藏)
夏代的陶器
夏代的陶器以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為主,黑陶和棕褐陶次之,紅陶極少見。器形以平底器、三足器和圈足器為多,也有少量圜底器。造型特征多折沿、鼓腹、平底較小、腹較深。紋飾以籃紋、繩紋與方格紋最多見,附加堆紋和劃紋次之。陶器制作一般都較規整,質量較好。
商代 灰陶鬲(河南省考古研究所藏)
商代的陶器
商代(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是我國奴隸制的發展時期,手工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制陶手工業亦較夏代有了較大的發展,陶器品種較前增多、燒成溫度和質量也有明顯的提高。特別是精致的白陶,代表了歷史上白陶工藝的最高水平。商代中期出現的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器的誕生,更標志著制陶工藝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為我國瓷器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商代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器形以圜底、圈底和三袋足為主要特征。陶器紋飾五分之四以上為繩紋。陶鬲大量出現,約占炊器總數的三分之二、逐漸代替了夏代的主要炊器陶鼎。商代除生產大量的日用陶器外,還開始燒制為死者陪葬用的灰陶明器。此外陶瓷也開始應用于建筑和冶鑄工藝,出現了陶水管和陶坩鍋、陶模等。
西周的陶器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陶器仍以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為主、也有夾砂和泥質紅陶。器形以袋狀足、圈足和平底為主要特征。常見器形有鬲、甑、豆、罐、甕、盆、盂等。陶器的紋飾以粗繩紋為主,兼有一些刻劃紋、弦紋和幾何圖案的拍印紋等。
西周時期 越窯原始印紋硬陶罐(中國浙東越窯青瓷博物館藏)
印紋硬陶的崛起
印紋陶是指器表拍印花紋的陶瓷。根據胎質和燒成氣候的不同,可以區分為印紋軟陶和印紋硬陶兩類。
印紋軟陶燒成氣候較低,質地松軟,拍印紋飾簡單粗率,深淺不勻,處于印紋陶發展的早期階段。
印紋硬陶燒成氣候較高,質地堅硬,紋飾復雜多樣,規整而富于變化,已進入印紋陶發展的繁盛期,商周至春秋時代為其代表,戰國至秦漢則漸趨尾聲。
西周時期 原始青瓷罐(浙江省博物館)
商周原始瓷的出現
陶器的產生是世界性的現象,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都有史前的陶器遺存。而瓷器都是中國的發明,它的早期形態原始瓷產生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至東漢則出現了較成熟的瓷器。唐宋以后,我國瓷器大量遠銷國外,制瓷方法也隨之外傳,中國瓷器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以致國外用“China”(瓷器)來稱呼中國這一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和傳播,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從歷史文獻看,西漢馬王堆出土的木簡中,已經有了“瓷”字;而晉代的許慎在《說文》中對瓷字還做了具體解釋,說瓷是“瓦之堅者也”。但對瓷的起源,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現代科學手段之用于瓷器研究,目前商周起源論已占壓倒的優勢。
瓷器以瓷土(俗稱高嶺土)作胎,而陶器以一般的陶土作胎,二者所含的礦物成分不同,理化性能也不一樣。瓷器須經1300℃以上高溫燒成,使胎體充分燒結,致密堅硬,吸水率低于1%,叩之發聲清脆。陶器的燒成溫度一般在700-800℃,燒成溫度低于瓷器,胎體末充分燒結,一般都有較強的吸水性,叩之發聲沉悶。瓷器一般施有高溫釉,使器表致密化,增加使用強度,防止污物粘附,便于洗滌清潔。同時施釉使瓷器具有光澤。晶瑩透亮,增強了美感。此外,瓷器的胎釉結合緊密,釉層不易剝落。陶器表面一般不施釉,有的施有低溫鉛釉,胎釉結合不緊密,釉層極易剝落。
從總體上看,商周的原始瓷還處于發軔期,其原始性較為明顯。
胎體中的含鐵量還比較高,胎料未經精細的淘洗加工、質地較為粗糙。燒成溫度雖較陶器有了提高,但尚未完全達到成熟瓷器的標準。
此外在燒成技術方面,由于窯內器物受熱不均勻,造成器表顏色不一致,有的器物底部沒有燒結,出現生燒現象等。商周原始瓷的釉層一般都較薄,且不均勻,呈色也不穩定。有的器物胎釉結合不緊密,有剝釉現象。所有這一切都是原始瓷器初級階段不可避免的缺陷,它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會不斷地否定和提高。而這一時期某些精美的原始青瓷器物,已足以表征它的創造成就和工藝水平,使人刮日相看,對這一新生事物美妙的孩提狀態贊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