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窯自宋末元初,改燒青白瓷器,此后,建窯停止了黑瓷的生產,這一古老的工藝隨建窯的衰落而逐漸被歷史的塵土掩埋了近六百年之久。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人阿弗雷德(AIFRED)燒制出外觀有斑點的黑釉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日本的安藤堅先生經過反復試驗,終于燒成與宋建窯曜變天目碗十分相似的產品。日本瀨戶市的長江秀利先生也在進行仿建產品的試驗并獲得成功。
隨著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建盞的仿制工作也被提到了有關單位和科研機構的議事日程。于是,自1979年9月始,由中央工藝美院、福建省科委、省輕工所和建陽瓷廠等部門和單位組成攻關小組,進行仿古建盞實驗,經過近二年的反復實驗,終于在1981年3月第一次向社會公布了仿宋兔毫盞的樣品,并獲得了有關人士的好評。
1981年5月7日-10日,福建省科委邀請了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輕工部陶瓷所、外交部總務司、上海博物館、上海硅酸所等三十多個單位的五十多位專家、學者對仿建產品進行鑒定,結果表明,仿宋兔毫盞不僅形似,而且神似。無論是釉色、紋理,還是胎骨、造型等都達到了以假亂真的水平。此后,仿宋兔毫盞逐步走入市場。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仿宋油滴盞、鷓鴣斑盞等也獲得成功,并批量流入市場。上世紀末,帶曜斑的仿曜變天目盞也獲得成功,并少量進入市場,但此類產品與日本收藏的曜變天目碗相比相去較遠,容易辨認。
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仿宋兔毫盞、油滴盞不僅大量進入市場,而且作偽手段越來越復雜。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仿建產品一般是在釉面上做簡單處理,即用酸性物質去光,再用黃土涂抹。九十年代以后,在此基礎上,有作偽者還在仿建產品上粘上"土銹".此外,常用的作偽手段還有接底(即將宋代的碗底接在新坯上,上釉后再入窯燒造)、老胎新釉(即將窯址上采揀的廢品重新上釉,再入窯燒造)等。仿建產品除碗(盞)這類器形之外,還有少量梅瓶、蒜頭瓶、小盅及茶壺等;梅瓶、蒜頭瓶比宋代的器形更大,較易辨別;而茶壺及小盅則非古代建窯制作。
下面說說建盞鑒定的六個技巧
1、現代仿建產品由于采用的瓷土、釉料及燒成溫度與古代相近,故胎、釉的化學成分基本一致,紋理也幾可亂真。但仔細觀察,其釉面大多較浮亮且亮光扎眼,用酸性物質浸泡者則釉面呆板、晦澀,缺乏建盞的柔潤深沉之感。有的粘"土銹",但不自然。
2、仿品胎土淘洗大多較細膩,胎體表面較平整光滑且較薄,手感較輕飄。
3、仿品大多為輪制壓模或注漿成型,修刀過于工整,以致顯得拘謹而缺乏真品的自然、隨意之感。
4、仿品大多不見冰裂紋,少數放置爐火焙烤而后置水中,利用熱脹冷縮原理而產生冰裂紋,但裂紋較粗。
5、新仿品若用手指輕輕彈擊,發出的聲音較清脆;而宋代建盞發出的聲音較深沉。
6、少數仿品刻"供御"銘,但字跡甚差,毫無真品的瀟灑、飄逸之感,不可同日而論。
建窯系黑釉瓷器的基本特征
由于宋代"斗茶"之風的盛行,建盞類茶具深受社會各界喜愛,因此,從宋至元代,各地競相仿制,并形成許多黑瓷窯場,其中閩北地區的建陽中布窯、白馬前窯,浦城半路窯,武夷山遇林亭窯,建甌小松窯,延平茶洋窯,順昌馮坑窯、官山窯、河墩窯,光澤茅店窯,松溪九龍窯及閩西北的泰寧上青窯,將樂上瑤窯,三明中村窯;閩東地區的寧德飛鸞窯;福州地區的福清東張窯,閩侯南嶼窯,閩清義由窯;閩中地區的德化蓋德窯及閩南地區的晉江磁灶窯;閩西地區的長汀南山窯,寧化濟村窯等都有一定的代表性。省外的江西、安徽、重慶、河北等省(市)也發現黑瓷窯址。建窯系仿建產品大多器形較小,以中、小型碗為主,16厘米以上的大型器較少發現。其次,釉層普遍較薄,缺乏建盞的肥厚之感,因此,少見掛釉現象。第三,釉色大多呈醬黑色或醬紅色,除少數窯址(如福清東張窯等)外,鮮見兔毫紋,且紋理大多粗而短,少見長而細者;油滴等更是罕見。第四,胎骨較薄,色以灰白居多;有的胎質細密,與青瓷、青白瓷胎相近,缺乏建盞的凝重厚實之感。第五,器底足較平,足根少見倒角(修刀)現象。古玩市場上已發現將建窯系其他窯場生產的仿建產品冒充建盞以抬高價格的現象,但有的藏家誤將此類器當作高仿品中的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