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早產生于唐代,到了宋代,官窯成為一種專用的名稱。在北宋的都城開封和南宋的都城臨安附近,都設置有專門燒制瓷器的窯口,這些窯口就被稱為官窯。
從民窯分離出來的官窯,走上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它有幾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它利用權勢從全國范圍調集了大批技藝高超的工匠,使用優質的原材料,不惜工本地追求產品質地和藝術性。
第二、產品既有藝術性很高的實用品,也有毫無使用價值的純藝術品,如明代的薄胎瓷,又稱脫胎瓷,整個器物薄如蟬翼,只見透明的釉,幾乎不見胎骨,映著光可以看見手上的指紋,古人用“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消”來形容它。這種瓷器制作起來費工費時,還要有很高的技術。制作時要對胎體反反復復地修刮,才能把兩三毫米厚的粗坯,刮成雞蛋殼那么薄。這么嬌貴的東西,只有官窯做得出,皇家玩得起。
第三、官窯瓷許多器物的器形、紋飾都由內廷甚至皇帝本人出樣,工匠們照章制作,這大大限制了他們的創造性。不少官窯瓷雖工整精細,但不夠靈動、缺乏生氣。
1709年,清雍正帝下令仿造明朝五彩瓷罐,他在圣旨中提出:“原樣花紋不甚好,往精細里改畫。”1713年,他在造辦處的報告上還作過這樣的批示:“菊花瓣畫草了,嗣后照千層疊落花瓣畫。”
雍正帝的兒子乾隆帝對瓷器的癡迷更甚,一生做了兩三百首詠瓷詩,其中有不少用刻或寫的方法直接裝飾到了器物上。這位多才多藝又愛出風頭的皇帝,在瓷器的燒造上也常突發奇想,標新立異。如筆筒,原本很簡單,在乾隆時期卻造得十分奇特。除了圖案如花似錦外,頸部還能隨意轉動,可以組合出甲子紀年。這種奇特的東西并未流傳普及,可見它實用價值不大,不過是皇帝的玩物。
當然,日理萬機的皇帝,不可能把很多精力和時間花在瓷器設計上,明清時代都設有專門的機構管理官窯。主管瓷務的官員大多是有造詣的行家,他們不僅懂得技術和管理,同時又具有高深的文化藝術修養,如清康熙時的劉源、郎廷極,雍正、乾隆時的唐英等人,都為官窯瓷乃至中國制瓷業的發展與提高做出過重大貢獻。唐英撰寫的((陶冶圖說》,圖文并茂,是一部相當完整的制瓷工藝專著,是陶瓷生產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總的看來,官窯瓷雖有某些局限性,但它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確實創造出了不少絕世精品,對瓷器制造業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官窯瓷歷來被視為代表當時社會制瓷工藝的高水平。官窯瓷留存于世的并不多,很多典籍中記載的精品和技藝蹤跡難覓,或者已經絕跡失傳。
官窯瓷器的鑒定方法:
一、首先看外型,包含線條的收放、形狀等。
二、胎釉彩,我們一清朝為例,康熙時期特點是“緊皮亮釉”,釉面緊繃在胎體上,胎很健康,斷口像貝殼相同硬,斷面像糯米糕的切面相同細,藍彩透徹亮麗。雍正時期的胎白,含雜質少。乾隆時期胎體皎白細膩,瓷質堅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勻凈,多數是青白釉,少數為粉白釉,光澤瑩潤。
三、紋飾,紋飾與其時的社會習俗和皇帝的審美情味緊密聯系在一起。比方,康熙時期,山水人物故事、“刀馬人”較多,表現古代戰爭場面、戰馬嘶鳴的大場面較多,而康熙后期社會現已安靖下來,則有耕織圖等。雍正時期已根本沒有“刀馬人”紋飾,花卉、花鳥較為盛行,考究俊美,規劃也愈加合理。乾隆時期紋飾雜亂,點綴煩瑣,受西洋的影響較為顯著,比方有西方婦孺、兒童畫等等。
第四,款識。官窯款多六字、四字的,比方“大清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等。從字體上看,康熙時期多楷書款,雍正時期楷書、篆書偏重,乾隆時期重篆書,嘉慶、道光時期多篆書,咸豐以后又開端注重楷書。從筆畫上看,康熙時期筆畫有力,而雍正則顯得整齊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