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是我向這個世界宣泄感情的獨特方式, 把隱藏起來的情緒和壓抑住的性格用泥與火煉燒出來。所以我說,陶瓷是另一個我,另一個更加真實的我。出生在景德鎮,我一直覺得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而更加幸運的是我喜歡這里,喜歡陶瓷。從幼時開始,身邊的朋友和親人都說大城市有多好,多么發達, 大家都向往著前沿的科技, 向往著霓虹燈下的燦爛生活。但是,景德鎮這座城市在這幾千年來也用自己的韻味向全世界的人們展示自己的美。如果你是初次來到這里,可能會被這里混亂的交通,以及一些破舊的房屋給嚇跑了,不過當你在這里多了解一點,你會發現,這里的人們熱情好客,這里的特產美味至極,這里的文化底蘊通過幾千年的積淀越發深厚。
景德鎮青花瓷花瓶仿古擺件
景德鎮的四大名瓷是這里的瓷業砥柱,分別為顏色釉瓷、青花瓷、玲瓏瓷和粉彩瓷。要說景德鎮白瓷如玉,那么顏色釉瓷就是寶石了,其釉色可謂五彩繽紛,晶瑩奪目,被譽之為人造寶石。顏色釉是在釉中摻入不同金屬氧化物和天然礦石為著色劑,施在瓷器的坯胎上,再將坯胎高溫焙燒,燒成后呈現不同顏色的瓷器。由于窯變的不確定性,每件顏色釉瓷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絕品。其紅釉光艷華麗,青釉素潔雅致,黃釉明朗清晰,花釉斑駁古雅。而結晶釉則更變化無窮,爆發出大小不一的品花,花團錦簇,光芒四射,其藝術效果之妙是難以形容的,所以說釉是陶瓷的另一層生命。高溫顏色釉繪畫是經過高溫燒煉下的二度創作,是利用自然界的金屬氧化物為色劑,將硅、鈣、鉀、鈉及多種礦物質元素科學配置成釉料,浮附在陶瓷坯體上,經過1300多度高溫形成的液態玻璃質,其交融、滲透、流暢,形成晶瑩絢麗、斑駁厚重的色彩。而且其成品率也是極低的,10個陶坯一起放入1300℃以上的爐火中燒制,一般僅有2個到3個成品能夠完好無損地出爐,成功率僅有20%。
說到青花,這應該是大家對景德鎮瓷熟悉的瓷種了吧。青花藝術有著古樸的意境,其起源于元代,盛于明清,傳承發揚于現代,近千年的文化積淀,使之成為古代東方藝術的代表而舉世聞名。用青花色調表現山水等具有蒼翠古樸的格調,特別是經過歲月的滄桑,逾顯其古樸之神韻,使人回味無窮。青花瓷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青花玲瓏瓷是在瓷器坯體上通過鏤雕工藝, 雕鏤出許多有規則的“玲瓏眼”,然后以施釉燒成后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景德鎮青花玲瓏瓷是明永樂年間在鏤空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和發展起來的,據說青花玲瓏的創燒還有一個故事。在宋代景德鎮瓷器中有一種叫熏爐的產品,爐蓋采用鏤空裝飾,在燒成過程中,由于釉料的高溫流動性好,加之燒成溫度往往控制不嚴,常使窯內溫度過高,從而使釉料熔融后流動而將爐蓋上的孔洞填平,出窯后對光一照,光亮透明。這種偶然的產品缺陷卻使工匠們大受啟發,終于在明代永樂年間成功燒制出晶瑩剔透的玲瓏瓷器,永樂年間的玲瓏瓷流傳極少,很不易見。晶瑩、幽雅的青花玲瓏瓷,外國人稱其為“嵌玻璃的瓷器”,數百年來一直譽滿中外。碧綠透明的玲瓏和淡雅青翠的青花相互襯托,其釉面白里泛青,料色青翠欲滴,玲瓏碧綠透明,釉中有釉,花里有花,結合得天衣無縫,展示著我國古代制瓷業高度的技術成就和藝術成就。
粉彩瓷, 也是我畫瓷器多的瓷種。其不同于青花、玲瓏和顏色釉,是一種釉上彩瓷,而前三者都是屬于釉下瓷。那么,釉上瓷與釉下瓷究竟有著什么區別呢?所謂釉上彩是指在已燒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繪畫,再入窯在600~900℃之間進行二次焙燒而成的品種。這種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捫之,有凸起感覺。粉彩就是釉上彩瓷的代表,其也可以稱軟彩,是在古彩基礎上,用國畫技法發展而成的低溫釉上彩。從施彩的方法看,粉彩在素胎白瓷上勾出圖案的輪廓,然后在輪廓內填上一層玻璃白,再在玻璃白上堆填色料,用干凈的毛筆輕輕地將顏色洗染成深淺不同的層次,這與中國畫中的沒骨畫法有著相似之處。由于玻璃白對彩料的粉化和乳濁作用,使彩繪顏色粉潤柔和,畫面細膩工整,形象生動逼真,并有浮雕之感。粉彩始創于康熙,極盛于雍正,粉彩的問世撼動了青花這幾千年來的霸主地位,迅速成為宮廷新寵,在所有的彩瓷中,粉彩的表現力為第一,其藝術價值也是極高。就我而言,我畫的較多的就是粉彩花鳥,是將國畫的花鳥運用到粉彩瓷中,以粉彩為技法的花鳥柔和生動,仿佛在瓷面上舞蹈一般,鳥的性格、花的嬌艷都是我在用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
粉彩的收藏價值是在不斷攀升的,俗話說“盛世收藏,亂世黃金”,翻開近年來中國陶瓷拍賣成交表,粉彩瓷器從2000年開始價位連年飆升,一件雍正粉彩橄欖瓶,在香港的成交價達到4150萬港幣,而另一件清乾隆的粉彩瓶,在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更是拍出528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所以說,粉彩瓷不管是在藝術方面還是在價值方面都是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