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萬年陶邑,世界瓷都,窯火生生不息、陶瓷代代相承、能工巧匠輩出、盛名享譽中外。在漫長的陶瓷生產興起、發展、繁榮、鼎盛的歷史進程中,景德鎮不斷地傳承、創新、開放、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陶瓷文化生態系統。
景德鎮地區是世界上早產生陶器的地方之一。2012年,考古學家在景德鎮邊界附近萬年縣仙人洞,發現了距今兩萬年的陶器,把已知人類制作陶器的早時間一下提前了一萬年。這一發現成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整個仙人洞距今天的景德鎮邊界僅1千米,明朝正德年前它還屬于景德鎮的境內。
其實早在1962年11月,中國科學院考古調查發現,在景德鎮的樂平涌山山腰處,有距今5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和多處距今上萬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近年來,這里大量出土古代陶器,有原始軟陶、夾砂夾碳陶、紅陶、印紋陶、彩陶等,幾乎各個階段的陶器遺物都十分豐富。
陶器是人類物質生產和精神生活中重要的器物發明。制陶是人類在改變自然材質、創造勞動工具方面,第一次改造自然的重大成果,是人與自然互動交融創造的合作器物。正是穴居于萬年和涌山的瓷都先祖們,在制作早期陶器的時候,開啟了景德鎮“萬年陶邑,世界瓷都”薪火相傳的陶瓷文明史。
從陶開始,景德鎮歷經商周原始瓷,秦漢晉隋手工匠作“耕而陶”,至唐宋時期,在景德鎮昌江的主要支流南河流域興起大規模陶瓷產業群,現存于涌山、接渡、壽安、湘湖等樂安河、南河流域的瓷業遺址達數百平方千米,形成第一次“陶陽十三里”城鎮區,所產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在器物貿易的同時,傳播著中華文化。世人遂將昌江與南河合稱為“昌南鎮”,又由昌南稱瓷china,再以China稱中國。從此,陶瓷成為中華文明的標志,承載并蘊含著中華文化精華,得到世界的認同與景仰。
千年之前,由于昌南鎮貢瓷精美,作為天賜祥瑞,北宋真宗皇帝謹賜年號“景德”,遂改昌南鎮為景德鎮。當時的窯業生產也由南河上游越過三寶礦脈,轉至南河下游的湖田地區,形成第二次“陶陽十三里”的盛景,成為宋元至明萬歷700余年間主要的青白瓷產區。湖田窯系興起為中國南方大的青白瓷一派,所產青白瓷瑩縝如玉,世稱“饒玉”,由此使上層人士崇玉尚德的高雅文化,通過以瓷代玉的方式,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景德鎮陶瓷文化與中華儒釋道傳統文化,通過器以載道、道器合一的形式,深植于大眾生活,廣為百姓喜愛,景德鎮更加瓷名天下。
唐宋之際,景德鎮由于瓷器精美,產量巨大,人口眾多,稅賦頗豐,受到朝廷重視,在此專設管理機構。元代設“浮梁瓷局”,確立了景德鎮官窯貢瓷的地位,明清兩代在臨近昌江的珠山設御器廠、御窯廠,并委派督陶官專辦窯務。景德鎮以珠山御窯為核心,北起觀音閣、南至小港嘴、東依馬鞍山、西臨昌江,形成了第三次“陶陽十三里”城鎮核心區。民國時期,“珠山八友”開創了陶瓷的人文畫藝術,新中國上世紀建立了較為完備的陶瓷科技教育體系和以“十大瓷廠”為標志的現代陶瓷產業體系。
至今在景德鎮的明清老城中,仍留存著大量的窯房、作坊、民居、廠址、會館、廟宇、碑牌、碼頭、里弄、街巷等,體現著獨特的瓷業生產生活習俗,呈現著濃厚的歷史人文風情,成為內涵豐富、價值巨大、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當今瓷都,正在跨越昌江東城西進,規劃建設陶瓷文化創意新區,中外藝術家又心懷陶瓷夢,聚集景德鎮,再造“陶陽十三里”。當代景德鎮,我們又看到許多藝術家,植根于這神奇的地方,秉承傳統制瓷工藝,沿用古法秘方,匯聚精工良匠,創新現代設計,專注研制既汲取傳統精華又富有時代精神的陶瓷精品,旨在弘揚景德鎮陶瓷文化價值,倡導人文情懷與生活藝術,創造新的傳世精品,呈現經典雅致與和諧天成的真正美妙的景德鎮瓷器。
青花典雅,粉彩絢麗,玲瓏瑩縝,色釉純正,釉中美蘊,雕塑自然……景德鎮陶瓷泥作火燒,天地造化,文脈傳承,生生不息。
綜上所述,在“涌山(陶器時代)—壽安(唐宋)—湖田(宋元明)—珠山(明清御窯)—十大瓷廠(新中國)—陶瓷文化產業(當代)”的陶瓷文化時空進程中,景德鎮歷朝歷代創制燒造了無數精美陶瓷:印紋陶、彩陶、原始瓷、唐秘色、宋影青、元青花、明斗彩、清色釉、民國珠山八友作品、共和國十大瓷廠精品,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制瓷業的一座又一座高峰,成為人類文化藝術的搖籃和匠作文明的典范。作為早制陶的起源地之一,全球高成就的產瓷區,景德鎮構建了世界上唯一一處——從陶到瓷,上萬年的生產史進程源流脈絡清晰完整,從簡單的原始制陶到現代瓷業生產體系豐富,從點點薪火傳承不已到創造了中華陶瓷輝煌文明的圣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