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為何在元代走向成熟,并聲名遠播?這得益于景德鎮優質的釉料與精湛的高溫瓷燒造技術,波斯鈷藍礦料的再次傳入,以及元朝統治者對手工業與對外貿易的高度重視。
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英國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以約合人民幣2.3億元的成交價拍賣成功,2011年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在中國澳門中信秋拍中創下約6.8億元人民幣的高價紀錄……為何元青花瓷得以享有如此盛名?青花瓷又為何突然在元代走向成熟,異軍突起?
波斯鈷藍礦料傳入中國
何謂青花瓷?其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圖案,再罩上一層色釉,經高溫燒造而成的一種釉下彩瓷類型。鈷料燒成后呈藍色,著色力強、發色鮮艷、呈色穩定,器身紋飾豐富,風格明凈素雅。故清人龔軾有詩贊曰:“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有來太極生。”
波斯(今伊朗)用鈷藍礦料生產釉下藍彩陶瓷,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青花陶瓷在西域地區已很普遍,并在世界相當大范圍內傳開,只是由于爐溫控制技術的落后,沒有成熟的青花瓷精品出現。
后來因皇室所需,首次將鈷藍礦料引進中國,在河南鞏縣窯(在今河南鞏義)成就了唐三彩的幽深亮藍,以及少量較為粗糙的藍彩白瓷。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燒制溫度的高低是瓷器與陶器的區別之一),作為皇室的專屬隨葬品,一直沒有流入民間。藍彩白瓷,仿照唐三彩燒造方法燒制,在施釉工藝上又有所不同,被專家認為是陶器三彩向青花瓷器過渡的產物。但其隨著五代以后鞏縣窯的衰落,也一度中斷。有唐一代,始終未有成功的青花瓷精品被燒造出來。
等到鈷藍礦料再次傳入中國,已經進入元代。元滅宋后,忽必烈留用了南宋朝廷的行政機構和辦事人員,沿襲宋朝的對外貿易政策,鼓勵農工,促進了手工業的興發。
此時,隨著江西景德鎮制瓷業的發展,波斯商人帶著中東地區青花瓷的貿易需求和鈷藍礦料再次來到中國。這一次,來自波斯的鈷藍礦料終于在景德鎮落地生根。景德鎮的生產條件,加上波斯鈷藍礦料和西域的青花瓷紋飾圖樣,使得景德鎮誕生了一個搶眼的新瓷種—元青花瓷。這種滿飾圖紋、清湛亮麗的青花瓷很快被國內外人民喜愛與接受,并隨著元代海外貿易的繁榮在世界范圍內傳播開來。
景德鎮元青花瓷異軍突起
馮先銘先生在其主編的《中國陶瓷》中寫道:“成熟元青花瓷的主要要素有三點:潔白的瓷胎和純凈的透明釉;運用鈷料產生的藍色圖案花紋;熟練掌握釉下彩繪的工藝技術。”這三要素里,鈷料和藍彩裝飾圖案花紋原創屬波斯,瓷胎、釉、釉下彩繪的工藝技術則專屬景德鎮。
南宋時,隨著全國各地許多窯場的相繼衰敗,景德鎮以優良的青白瓷、彩色瓷優勢異軍突起,納百家窯場技藝之長,會集大量優秀工匠,發展成為支撐外貿瓷生產的瓷業之都。滅宋的前一年(1278年),元廷即在景德鎮設置了浮梁磁局主導瓷業貿易管理。
波斯鈷藍礦料進入景德鎮首先遇到的是白釉。景德鎮制瓷人用鈷藍礦料繪制波斯紋樣,外施青白釉高溫燒造,所成藍彩紋飾清湛亮麗,但釉色在潔凈明亮之余,白中泛青,釉層顯厚,有些許失透。其紋樣多龍紋、卷草紋、菊枝紋等。這是景德鎮最早成功的青花瓷產品,首先打開了中東地區外貿市場。
在此基礎上,景德鎮再次推出新品種,釉料選用如鵝卵色的卵白色釉,其比青白釉更顯白,主要用來生產高檔外銷白瓷。其中一小部分帶樞府等字款的卵白釉器物是元廷用瓷,因此被稱為樞府釉。
景德鎮制瓷人為了提高青花瓷釉面品質,試制了樞府釉青花(釉里紅)瓷。其裝飾視覺比青白釉青花瓷少了些表面波光,含蓄了許多,但青花發色變得灰暗,裝飾效果減弱,與此相比釉里紅發色效果較好。可見此時青花瓷仍處于不斷精進的發展過程中。樞府釉青花瓷品相遠不如青白釉青花瓷鮮亮,世上樞府釉青花瓷少見,應是被市場淘汰了。
經歷了前兩種白釉之后,發現釉料對青花發色影響明顯,景德鎮制瓷人為此發明了透明白釉。其釉色純凈透亮,能完美展現釉下彩的通透光感。其瓷胎和器物表面滿布青花紋飾的布局風格及燒造工藝特征都與前兩類青花瓷一致,同時繪畫技藝水平更加嫻熟與高超,釉下藍彩花紋就像從瓷胎里生發出的一般,清新而有暈散效果。自然側光下,可見每一處線條上沿筆鋒行跡都有一串細小的釉料吃胎斑點。
這一時期,青花瓷上所繪內容主題已完全超脫波斯風格而呈現中國化特色,出現了繪有中國傳統人物故事圖案的元青花器物,如“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廬”“文姬歸漢”“尉遲恭救主”等。
歷經70年,經過3個不同時期白釉的洗禮,在裝飾圖案融入中華文化元素后,元青花瓷終于在元順帝至正年間成熟,升華為名標歷史的陶瓷經典。
朱元璋起兵攻擊元大都(今北京)時,元順帝未經抵抗便帶領全族退回大漠,從此青花瓷進入明代發展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更是將青花瓷遠播域外。但也正是由于市場需求過大導致生產過度,在明代,波斯鈷料和與其絕配的麻倉土資源逐漸被耗盡。明萬歷以后,景德鎮開始用高嶺土制瓷,青料至明末也開始采用產自國內的鈷料。元青花瓷經過中國與波斯兩地4個多世紀的陶瓷文化的積淀與交融,終成青花瓷世界無可逾越的歷史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