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拍賣價位的節節攀升,拍賣記錄的不斷刷新,使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元青花、瘋狂追逐元青花、甚至不惜冒著贗品之險收藏元青花。但收藏者在收藏、研究元青花的同時或許還有著這樣的困惑,諸如:元代有沒有官窯瓷?元代設立的“浮梁瓷局”是否屬于官窯?“浮梁瓷局”為何而設?等等問題。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元代有沒有官窯瓷?“浮梁瓷局”屬于什么性質?過去的認識一直比較模糊,往往因為元青花和樞府瓷作為商品大量外銷而認定浮梁瓷局所屬各窯為民窯,浮梁瓷局只是一個行政管理機構,官府所需瓷器采用“官搭民燒”方法解決,入籍工匠在從事民窯生產時“有命則供,否則止,課稅而已”。時下甚至還有將典型元青花列入民窯圖錄的實例。
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簡單。元代景德鎮繼承宋代風格,大量生產青白瓷,多數出自民窯為不爭的事實;還有一批施青白釉、紋飾簡單、草率、青色偏灰的小件青花瓷,主要銷往東南亞,今天我國各地墓葬也有出土,燒造時間幾乎貫穿整個元代。從燒造特征看,亦當為民窯產品。
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官窯及其官窯瓷器呢?
元王朝在統一南方的前一年——公元1278年,就決定在景德鎮設立全國惟一的官方制瓷機構——浮梁瓷局。這個“浮梁瓷局”是什么性質呢?元人筆記中提到景德鎮的“御土窯”,指的是新發現的優質制瓷原料——高嶺土(麻倉土)被官府控制,只供給浮梁瓷局所屬瓷窯使用,為元廷生產瓷器,這些瓷窯就稱為“御土窯”,它與同期的民窯在地位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據《元史》記載,元代典章制度明文規定:凡“雙角五爪龍”紋,“臣庶不得用”。那么,凡出現雙角五爪龍的元代瓷器標本并有窯具堆積的地方,就可以認定為浮梁瓷局的生產基地。根據近年來的考古調查得知,珠山明清御窯廠遺址北側,此類瓷器與窯具的堆積為豐厚,并出土了不少元青花五爪龍紋標本。此外,湖田窯劉家塢中段、市區落馬橋、中渡口、曾家弄等處,除出土元青花五爪龍標本,還有樞府瓷印花五爪龍紋等。因此,浮梁瓷局所屬各窯,當為官窯性質無疑。
浮梁瓷局的官窯性質,還可以從元青花出現的特異紋飾的分析中得到印證。著名學者劉新園先生曾在《元青花特異紋飾和將作院所屬浮梁瓷局與畫局》一文中,作過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元青花紋飾中帶火焰的馬紋,是從帝王儀仗中的“玉馬旗”上直接臨摹而來的;綴珠紋是對蒙古貴族禮服上的珠繡花的模仿;云肩紋是元代官服上的“襯甲”或“云肩”的忠實臨摹;蘆雁紋是元代軍官服裝胸背花紋的臨摹;蓮池鴛鴦紋亦為貴族織錦服裝和被面上常見的花紋。來源于織錦、刺繡的元青花紋飾還有牡丹、靈芝、鸞鳳、麒麟、白鷺、角鹿、鯉魚、百合、牽牛、竹葉等。以上紋飾,按照元代的典章制度,嚴格規定了不同官級的不同服飾,凡皇帝使用的,其他人就得禁用。如《元史·順帝二》記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夏四月丁亥詔謂:“禁服麒麟、鸞鳳、白兔、靈芝、雙角五爪龍、八龍、九龍、萬壽、福壽字、赭黃等服”。這些特殊的紋飾,只有皇帝和貴族們按嚴格規定使用,民間窯場擅自將這些織繡花紋移植到民用工藝品上是絕對不允許的,而典型元青花中卻大量出現,只能說明得到了元廷的特許。表明浮梁瓷局作為全國惟一一處為皇室服務的瓷器生產基地,正是元代的官窯。
元末明初青花云龍紋罐
元代的官窯青花:造型普遍胎厚、體重、碩大雄渾;青花釉多白里泛青的透明釉,釉質瑩潤;所用青花料來自西亞的蘇麻離青,發色濃艷、有暈散或鐵銹斑現象;裝飾風格受西亞工藝美術影響,紋樣布局繁密、層次多,瓶罐類自上而下有5至9個裝飾帶,盤碗類采取同心圓形式裝飾。從底心至口沿也有3至6個層次。這種構圖形式看似豐滿,但結構嚴謹、虛實相間、水路清晰、主次分明。其裝飾題材,除前述特異紋飾外,人物紋樣主要來自元曲和雜劇故事,有的直接來源于小說、劇本的版畫插圖;輔助紋樣中則多帶宗教色彩,如八吉祥、雜寶、八大碼等。
除元青花外,官窯瓷中還有專為元代軍事機關“樞密院”生產的“樞府瓷”,以小足折腰碗盤為主,間有高足杯等,施乳濁偏青類似鵝蛋色的所謂“卵白釉”。樞府瓷以印花裝飾為主,有的對應印有“樞府”二字。傳世印花器中還發現印有“太禧”、“福祿”等字樣,當為宮廷定制的祭祀用品。
從傳世品和窯址出土的標本來看,官窯瓷中還應包括釉里紅、紅釉、藍釉、藍釉戧金彩器以及紅綠彩瓷和孔雀綠釉等。
元青花鴛鴦荷花紋花口盤
元代的官窯無論形式還是內容,與明清官窯相比,都有明顯的區別。元代在景德鎮設立官窯,并非如明清官窯那樣只生產皇家用瓷。史料表明,蒙古貴族更對金銀器皿感興趣,瓷器則相對受到冷落。雙角五爪龍紋青花瓷不見傳世品,說明皇帝對瓷器的需求量極小。那么元王朝設立浮梁瓷局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簡而言之,就是為元王朝下番牟利生產外銷瓷。忽必烈在進軍江南途中,就立下了“江南既定,將有事于海外”的宏愿。據《元史·世宗記》記載,全國統一后,即向海外傳諭:“誠能未朝,朕將禮寵之,其往來互市,各從所欲。”為迎合海外之所欲,精美元青花和樞府瓷,都成了出口貨物的大宗,形成了傳世品海外多于國內;國內所見,除幾處窖藏外,個人收藏極其有限,大概原因就在這里。
此外,浮梁瓷局作為官窯,并不像明清官窯那樣集中于市中心的珠山建廠、統一管理,而是由400余入籍匠戶(官匠)分散建廠,在元廷下達生產任務的情況下,無償提供貢品瓷,所謂“進御器,民所燒造”,大概指此而言。泰定(公元1324—1328年)以后,政局不穩,在沒有生產任務的情況下,入籍匠戶還可以生產商品瓷,以維持生計。但是,從珠山御窯廠遺址下層和北側豐厚的元代窯業遺存來看,浮梁瓷局還是有相對集中的生產基地,明清官窯正是在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